程式物件共分為八大項:動作、外觀、聲音、畫筆、控制、偵測、運算與變數。其中變數部分又分為 "產生一個變數" 與 "產生一個列表(矩陣)",亮亮先跟各位介紹"產生一個變數"。
點選程式物件中的 "變數",可看到有兩個選項可供各位選擇"產生一個變數" 與 "產生一個列表(矩陣)",如下圖。
點選"產生一個變數",就會出現自定義變數名稱的對話框,假設變數名稱為"遊戲分數"。另外,選擇 "適用所有腳色",為什麼要選擇 "適用所有腳色" 呢?因為,遊戲得分不只會受到單一腳色影響,如果今天各位設置的變數只有要給此腳色使用,就選擇"只適用此腳色"囉!結果如下圖。

完成以後,會出現 "刪除一個變數",如果各位今天要刪除此變數就點選 "刪除一個變數"。刪除一個變數底下又出現五個細項:舞台區顯示遊戲得分、將變數的值設為0、將變數的值增加1、顯示變數與隱藏變數。為了能讓大家很快熟悉此用法,我們直接進入實作練習。
遊戲故事:當腳色1(小貓)碰到女主人,遊戲得分就加五分,並且讓女主人消失。小貓就持續往前走,碰到背景的黑框就轉向,並且再次出現女主人。(重複執行)
製作流程:
1. 點選舞台背景 → 程式編輯區點選 "造型" → "編輯" →舞台背景增加黑框,如下圖。
2. 透過舞台中的 "開啟腳色檔案" 增加一隻腳色(女主人)。
3. 於程式物件點選 "產生一個變數" → 變數名稱:遊戲分數 → 選擇 "適用所有腳色"。
4. 將舞台區顯示遊戲得分做勾選,讓舞台上可看到 "遊戲得分0",舞台結果顯示如下圖。
5. 給予程式物件:
(1) 腳色2 顯示方式:
腳色1部分:"當綠旗被點一下",遊戲得分的"變數值設定為0",如果今天腳色1"碰到黑色",就"透過廣播訊息"傳送"腳色2顯示"(持續"重複執行")。
腳色2部分:當腳色2接收"腳色2顯示"的廣播訊息,就顯示自己的"外觀"。
(2) 腳色2 隱藏方式:
腳色1部分:"當綠旗被點一下",如果小貓"碰到腳色2",就"透過廣播訊息"傳送"腳色2消失",沒碰到腳色2時,就"持續移動10步",且"碰到邊緣就反彈"(持續"重複執行")。
腳色2部分:當腳色2接收"腳色2消失"的廣播訊息,就隱藏自己的外觀,並且將"變數遊戲得分的值增加5"分。
6. 開始按下綠旗試試看吧!
亮亮小提醒:
如需刪除程式編輯區裡的程式物件,移除方式(一)按著滑鼠左鍵,拖曳程式物件離開程式編輯區、(二)選擇程式物件點擊滑鼠右鍵 → 刪除。
如需刪除程式編輯區裡的程式物件,移除方式(一)按著滑鼠左鍵,拖曳程式物件離開程式編輯區、(二)選擇程式物件點擊滑鼠右鍵 → 刪除。
Scratch 相關文章:
6.
[教學] Scratch 程式物件教學 - 外觀
7. [教學] Scratch 程式物件教學 - 控制
9. [教學] Scratch 小蜜蜂遊戲教學 - .exe版本
10. [教學] Scratch 小蜜蜂遊戲教學 - 體感版本 for Kinect
11. [教學] Scratch & Kinect 兩位使用者操作說明
7. [教學] Scratch 程式物件教學 - 控制
9. [教學] Scratch 小蜜蜂遊戲教學 - .exe版本
10. [教學] Scratch 小蜜蜂遊戲教學 - 體感版本 for Kinect
11. [教學] Scratch & Kinect 兩位使用者操作說明
Shine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